Tan Ee Shuen, 三年级(2018年)
中医学,是秉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数人的智慧及经验总结而成的。随着历史演变不断成熟,中医学发展至今少不了古代医家无私的奉献。家喻户晓的“神农尝百草”故事中介绍神农为了救济百姓,治疗人们的各种病痛损伤,而跋山涉水,以自身品尝所见的所有植物,辨识百草,因而从中发现了具有各种药用价值的植物。神农最终因误尝断肠草不幸而逝,但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药物知识,既是使当时百姓治愈疾病的少数方法之一,亦是当代中药学不可或缺的基石。
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包括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及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《黄帝内经》,简称《内经》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,分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两部分。历代医学家及史学家对《黄帝内经》的成书时间争讼不已,但一般同意这部经典取材于先秦战国,成编于西汉,补亡于东汉。此书蒐集了众多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而成,被后世医家称为“医学之宗”,是历代研习医学者的必读之书。在绝多数后世医学家的作品和医学成就中,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基本理论及学术思想。《黄帝内经》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,与中华民族医学发展和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,简称《难经》,成书于东汉,传为秦越人(扁鹊)所作著。此书在《黄帝内经》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阐扬,补充《黄帝内经》之不足,尤其提出的“独取寸口”诊脉方法,对后世医家切诊的方式有着深厚的影响。
《伤寒杂病论》成书于东汉,为后世尊称“医圣”的张机(字仲景)所著。经晋·王叔和整理,分成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两部分。《伤寒杂病论》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。该书对外感疾患及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、临床表现、诊断治疗和预后康复均有详细的记载,其中所载的方剂,配伍严谨,主治明确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。《伤寒杂病论》结合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,作为后世临床教学及实际运用的重要参考资料,因此被尊之为“医方之祖”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,简称《本草经》或《本经》,成书于东汉,是众多医家对于药物学经验成果的整理总结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,全书载药365种,依据补益、养生、治病和毒性将药物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根据药物功效,亦将药物分为寒、凉、温、热四性,以及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,奠定了中药学“四气五味”的药性理论基础。
除了四大经典,各代流传的医书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不仅记载了前人的知识,提供后代学医子弟继承传统中医思维,还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与发扬。
中,有中和的意思。在中医理念,凡是“不可过多,不可不及”。人体内的气血津液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,当某一方发生变化使这种细微的平衡点被破坏时,原本的健康就容易成了病态。中医也强调“天人合一”的重要性,人体是一个内外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。自然、环境、季节、时间、社会皆可影响人体,而人体中的精气血津液、脏腑经络亦可相互影响。中医的诊断、治疗不仅是对症下药,而得周全考虑人体整体可受影响的各方面,将人体气血津液失去的平衡做出适当的调节,强身健体,预防疾病的复发。
临床上,望、闻、问、切是中医诊察、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。“望诊”指的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及局部的神色形态、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质量。“闻诊”指的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。“问诊”指的是医生询问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、症状、诊疗情况、既往史、家族史、过敏史等有助于了解病情的问题。“切诊”指的是医生通过手触的方式,切按患者的脉搏,以及触、摸、推、按患者身体局部部位。通过四诊合参,医生得以总结患者的病情,并运用辨证论治的方式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、个人化的医疗方案。
中医的各种理论基础、诊断方法、治疗手段皆是经过无数代的医者们努力不懈思考、研究、临床的结晶。现代的中医思维赖于古代流传的传统方式,但也不局限于此。随着医疗科技的日新月异,现代的中医也不断进步、不断发展,将先进的科技融入诊断及治疗,借助仪器检测、药理研究,以提高诊治的准确性及功能性。这体现了中医学如何至今仍然与日俱进,不断的得到充实和完善,并推动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。